燕雀草,大家的植物园!

有关荷花的古诗词《秋夕清泛》

有关荷花的古诗词《秋夕清泛》
弄月吹箫过石湖,冷香摇荡碧芙蕖。贪寻旧日鸥边宿,露湿船头数轴书。
石湖:在今苏州市西南,通太湖,连横塘,接胥门运河。风景秀丽,历来为文人雅会之地。冷香:幽香。芙蕖:荷花。鸥边宿:比喻隐居。《列子·黄帝》:“海上之人有沤鸟者,每旦之海上,从沤鸟游,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。”沤,即鸥。数轴书:数卷书。
秋月玲珑,我乘一叶小船,吹着箫,在石湖碧绿的荷丛中穿行。清风拂起,送来缕缕幽香,湖面波光粼粼。故地重游为的是寻访昔日隐居之地,我盘坐在船头,手捧书卷,轻轻吟诵,任深夜的露水沾湿我的书卷和衣襟。
石湖历来为文人雅会胜地。诗人怀着雅兴来游此湖,这首诗便是诗人秋夜泛舟游石湖的即兴之作。
这首诗从描写石湖夜景和诗人雅兴起笔:“弄月吹箫过石湖,冷香摇荡碧芙蕖。”秋月玲珑,湖光潋滟,小舟在碧荷丛中穿行;坐在船头的诗人,吹着箫,观赏着湖上的皎皎明月,品尝着清风送来的缕缕荷香……这真是非常迷人的境界。这里,“弄月吹箫”的诗人,已经与明月湖光、小舟、碧荷交融在一起,和谐地组合在这幅天然画图之中了。这两句用字精妙,“冷香”的“冷”,不仅突出了芙蓉出水之香的特色,也使读者感到秋意,与诗题“秋夕”相呼应。“摇荡”一词,尤其传神,不仅显示出“碧芙蕖”在清波中摇曳多姿的倩影,也把小舟之荡漾、月光之浮沉、箫声之起伏以及诗人心情之激荡,一齐活脱脱地表露出来,使整个画面分外有情韵。
诗人此行不仅仅是欣赏湖上夜景,诗的第三句作了巧妙的回答——“贪寻旧日鸥边宿”。“旧日”,暗示诗人是故地重游。鸥,“鸥边宿”点明诗人此行是为了寻访旧日栖隐之所。“贪”字表明他寻访心切。“露湿船头数轴书”,见诗人寻觅旧踪,流连忘返。“露湿”,说明夜已很深。这里不说露湿衣襟,却说露湿船头数轴书,表明诗人一编在手,啸傲湖山的自得之乐。
这首小诗句句入画,字字传情。诗人善于摄景,融情于景,寥寥几笔,情态毕露。
武衍,字朝宗,原籍汴梁(今河南开封),南渡后寓临安(今浙江杭州)清湖河。听居有池串竹木之胜,命曰适安。工诗,方万里评其诗“模写景物,吟咏情致,多有可笔于丹青者”。著有《适安藏拙馀稿》《适安藏拙乙稿》
1 李子光等主编.旅游交通与旅游文学:中国铁道出版社,2001.11:第581页;2 王云五主编,厉鹗,马日管辑.万有文库第二集七百种宋诗纪事:商务印书馆,1937.03:第1610页;3 陶文鹏主编.宋诗精华: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1996.01:第741页;4 缪钺.宋诗鉴赏辞典:上海辞书出版社,2015.06:第1379页;5 王筱云,蒋寅等编.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分类集成·诗歌卷(四)·宋诗卷:百花文艺出版社,1994:第415页;6 杨倩描主编.宋代人物辞典·下:河北大学出版社,2015.01:第896页
Copyright © yanquecao.com All right reserved. 燕雀草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