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| 中文学名:丝带草 | 拼音:sī dài cǎo | 
| 拉丁学名:Phalaris arundinacea L. var. picta L. | |
| 别 称:玉带草、花草、花茅毛、马草草、五色带、银边草、斑叶芦竹、彩叶芦竹 | |
| 门:被子植物门 | 纲:单子叶植物纲 | 
| 目:禾本目 | 亚 目: | 
| 科:禾本科 | 亚科:早熟禾亚科 | 
| 族:虉草族 | 属:虉草属 | 
形态特征

| 丝带草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。因其叶扁平、线形、绿色且具白边及条纹,质地柔软,形似玉带,故得名。根部粗而多结。秆高1~3米,茎部粗壮近木质化。叶片宽条形,抱茎,边缘浅黄色条或白色条纹,宽1~3.5厘米。圆锥花 序长10~40厘米,小穗通常含4~7个小花。 花序形似毛帚。叶互生,排成两列,弯垂,具白色条纹。地上茎挺直,有间节,似竹,杆粗壮高2-3米。花果期6-8月。 | 
生长习性

| 丝带草喜光,喜温暖湿润气候,湿润肥沃土壤,耐盐碱。 | 
营养价值
| 丝带草幼嫩时为牲畜喜食的优良牧草,收割或放牧以后再生力很强;秆可编织用具或造纸。 | 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