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| 中文学名:稀花蓼 | 拼音:xī huā liǎo | 
| 拉丁学名:Polygonum dissitiflorum Hemsl | |
| 别 称:疏花蓼 | |
| 门:被子植物门 | 纲:双子叶植物纲 | 
| 目:蓼目 | 亚 目: | 
| 科:蓼科 | 亚科:蓼亚科 | 
| 族:蓼族 | 属:蓼属 | 
形态特征

| 稀花蓼一年生草本。茎直立或基部平卧,有分枝,下部无毛,上部具小刺。托叶鞘褐色,膜质,先端稍有缘毛或无;叶柄长约2厘米,有细刺毛;叶片卵状椭圆形或戟形,长5-14厘米,3-8厘米,基部心形,先端渐尖, 两面有疏生星状毛,背沿脉稍有刺毛。花蓼,一年生草本植物。花期6-8月,果期7-9月。 | 
生长习性

| 稀花蓼生于河边湿地、山谷草丛,海拔140-1500米。 | 
药用价值

| 稀花蓼全草。清热解毒,利湿。用于急慢性肝炎,小便淋痛,毒蛇咬伤。 | 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