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| 中文学名:手参 | 拼音:shǒu shēn |
| 拉丁学名:Gymnadenia conopsea (L.) R. Br. | |
| 别 称:手掌参、掌参、手儿参、佛手参 | |
| 门:被子植物门 | 纲:单子叶植物纲 |
| 目:微子目 | 亚 目:百合亚目 |
| 科:兰科 | 亚科:兰亚科 |
| 族:兰族 | 属:手参属 |
主要产地
| 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 |
形态特征

| 手参多年生草本植物,植株可达60厘米,肉质椭圆形块茎,下部掌状分裂,茎直立,叶片线状披针形、狭长圆形或带形,总状花序,密生的花,花苞片披针形,花瓣直立,花粉团卵球形,粘盘线状披针形。穗状花序,开粉红泛白色小花。花期6-8月。 |
生长习性

| 手参生于海拔265-4700米的山坡、草地或高山草甸。 |
药用价值

| 手参甘、微苦,凉、微寒。补肾益精,病后体弱,咳嗽,白带,跌打损伤,淤血肿痛。 |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