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| 中文学名:土瓶草 | 拼音:tǔ píng cǎo | 
| 拉丁学名:Cephalotus follicularis Labill. | |
| 别 称:澳大利亚瓶子草 | |
| 门:被子植物门 | 纲:双子叶植物纲 | 
| 目:酢浆草目 | 亚 目: | 
| 科:土瓶草科 | 亚科:管状花亚科 | 
| 族: | 属:土瓶草属 | 
形态特征

| 土瓶草多年生草本,有短的木质地下茎。花淡黄色,其下位叶瓶状,用以捕捉昆虫。叶呈卵形,平且末段尖状。有两种叶子,一种和普通叶子一样可以进行光合作用,另一种为捕虫用的瓶罐形叶子,内有消化液,外面有一个盖子,防止雨水流入稀释消化液,盖子上有透明的斑点,类似蓝天的效果,以迷惑虫子。 | 
生长习性

| 土瓶草原产澳大利亚西南部的湿地中,对光照要求不是很严格,半阴到全日照都可以。 | 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