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| 中文学名:小花糖芥 | 拼音:xiǎo huā táng jiè |
| 拉丁学名:Erysimum cheiranthoides L. | |
| 别 称:桂竹糖芥、野菜子 | |
| 门:被子植物门 | 纲:双子叶植物纲 |
| 目:罂粟目 | 亚 目:白花菜亚目 |
| 科:十字花科 | 亚科: |
| 族:香花芥族 | 属:糖芥属 |
主要产地
| 吉林、辽宁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山东、河南、安徽、江苏、湖北、湖南、陕西、甘肃、宁夏、新疆、四川、云南 |
形态特征

| 小花糖芥一年生草本植物,茎直立,有棱角,基生叶莲座状,无柄,平铺地面,叶片有叉毛,茎生叶披针形或线形,总状花序顶生,萼片长圆形或线形,花瓣浅黄色,长圆形,长角果圆柱形,侧扁,稍有棱,柱头头状,果梗粗,种子卵形,淡褐色。花果期4-6月。 |
生长习性

| 小花糖芥生于山坡、山谷、路旁及村旁荒地,喜阳光,耐干旱,忌低佳积水地。 |
药用价值

| 小花糖芥全草入药,味辛苦,性寒,有强心利尿,健脾胃、消食之功能,又是常用的野生蔬菜,春秋采挖鲜嫩植株烫后炒菜或作馅。 |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