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| 中文学名:草乌头 | 拼音:cǎo wū tóu | 
| 拉丁学名: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. | |
| 别 称:草乌 | |
| 门:被子植物门 | 纲:双子叶植物纲 | 
| 目:毛莨目 | 亚 目: | 
| 科:毛茛科 | 亚科:金莲花亚科 | 
| 族:翠雀族 | 属:乌头属 | 
形态特征

| 多年生草本,高70-150cm。块根常2-5块连生,倒圆锥形,长2.5-5cm,外皮黑褐色。茎直立,光滑。叶互生,有柄;叶片近于革质,全形为卵圆形,长6-14cm,宽8-9cm,3全裂,裂片菱形,再作深浅不等的羽缺刻状分裂,最终裂片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,先端尖,二面均光滑,或有时微被毛。总状花序,或有时为紧缩的圆锥花序;花萼5,紫蓝色,上萼片盔形,长1.5-2cm, 侧萼片长1.4-1.7cm;花瓣2,无毛,有长爪,距长1-4mm;雄蕊多数,无毛;子房5个,稀有3-4个,无毛,花柱与子房等长。 蓇葖果长1-2cm。种子有膜质翅。花期7-8月。果期8-9月。 | 
生长习性

| 草乌头生于阔叶林下、林缘草甸、沟谷草甸。 | 
药用价值

| 草乌头辛,热,有大毒。入肝、脾经、祛风湿,散寒止痛,消肿。 | 



